当前位置:

浙大文琴艺术团为庆祝联合国成立61周年演出

发布日期:2006-10-17 浏览:1849

  中秋节刚过,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一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出。文琴艺术团赴美的这次首场演出为联合国10月24日的61周年增添了喜庆的色彩。请听黄莉玲的报道。
  
  民乐合奏《步步高》
  
  为庆祝联合国成立61周年,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10月9日在联合国哈马舍尔德图书馆礼堂演出。这首《步步高》让中国籍观众陶醉在乡音乡情之中,而以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美国民歌《噢!苏珊娜》则让来自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们耳目一新。
  
  民乐合奏《噢!苏珊娜》
  
  台上在演出,后台的同学们正忙着准备。我找机会采访了新闻专业四年级学生王晶晶。
  
  记者:“你今天要演一个什么节目?”
  
  王晶晶:“《蒙古人》。”
  
  记者:“舞蹈还是歌曲?”
  
  王晶晶:“舞蹈。”
  
  记者:“我看你的装扮非常鲜艳。下面穿着大袍子,非常鲜艳,上面又戴着男生的帽子,这中间有什么缘由吗?”
  
  王晶晶:“蒙古族是比较豪放的,他们的女孩子也像男孩子一样出去劳动、去放牧,所以蒙古族的女孩子很有男孩子的性格,所以他们的装扮也是以简单、豪放、帅气为主。”
  
  文琴艺术团有300多位成员,此次来美国访问的有近40位同学。副团长钟蓉瑞是带队老师之一。
  
  钟蓉瑞:“绝大部分同学都不是艺术专业的,都是大学里学经济、管理的,甚至工科,文科的、理科的,都有。近十几年以来,浙江大学比较重视对同学的文化艺术的培养,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表演类的项目,还有像一些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素养的培养等等。”
  
  物流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李思敏在表演舞蹈《人间天堂》之前接受了采访。
  
  李思敏:“《人间天堂》——杭州大家都知道的是江南的水乡,风景如画,美女如云,它要表现的是一幅在江南的盛夏,美女众多,她们身着旗袍,有的拿着扇子,有的拿着伞,表现的是这样的一种非常唯美的画面。”
  
  女声三重唱《踩着云》
  
  从《人间天堂》的杭州到这首女声三重唱《踩着云》表现的彩云之南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文琴艺术团的表演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但也不乏西洋和现代风格。
  
  歌剧《茶花女》
  
  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柳天暘与其他三位同学演唱了歌剧《茶花女》选段。
  
  柳天暘:“浙江大学对我来讲可以使用的资源非常多,能够供我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也非常好。浙江大学在中国来讲可以祘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我们今年也就是110周年校庆,我们讲求的一种历史和学习的传统可以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文琴艺术团下设交响乐团、舞蹈团、合唱团、民乐团、黑北剧社5个分团。黑北剧社成立于1937年,在中国的学生剧团中颇具影响。桂迎是指导教师。
  
  桂迎:“我是一直不赞成把专业的戏剧和业余的相比,它们的目的完全不同。专业的戏剧它是一种表现,业余的、大学生戏剧是一种表达,表达他们的思想。校园戏剧给人的东西是一种集体的体验,集体的一种获得,他们从戏剧这个角度上完善自己的思考,而不仅仅是上台表演。”
  
  唢呐演奏《打枣》
  
  指导教师杜竹松的唢呐独奏《打枣》欢快活泼,让观众连连叫好,也让在场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戈雪松意犹未尽。
  
  戈雪松:“我刚才看了浙江大学的演出,他们以非常精彩的歌舞展现中国的文化,在联合国这个场合大家会通过他们的歌舞了解中国的文化,非常的美丽,非常的动人。”
  
  文琴艺术团的创办得益于一位在联合国服务长达40年的退休员工——姚文琴。姚文琴女士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聘于联合国国际学校。
  
  姚文琴:“我感觉到我们学校的这些学生很棒,团体一起的工作做得这么漂亮,我非常非常高兴。我在那边念书的时候是抗日的时候,我们也常常上台演戏,可是环境非常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要让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演戏、练习,他们需要一个学生活动中心,浙大的学生念书念得像书呆子一样,我非常希望他们课外活动,而且他们书也要念得好才行,所以我给了他们一个建筑叫作学生活动中心,里头有戏园、有所有的东西。从前我们学校只有一架钢琴,现在我们学校有几十架,学生都有机会做任何事情。他们这次出来就是很想跟美国的学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