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二字见证了浙大百余年的发展,彰显了浙江大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见证了査济民先生创立的求是科技基金会支持祖国科教事业近二十年的光辉历程。‘求是’联结着浙江大学和求是科技基金会,我们是分不开的一家人。”4月7日晚,在“求是缘•源求是”主题见面会上,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党委副书记任少波代表学校热情欢迎了求是科技基金会代表团一行。金德水将查济民先生当年在浙大工学院附属高级工科中学就读时的成绩纪念册赠送给了查懋声。
“基金会这么多年来,一直重视对青年学者的支持,这是基金会的顾问们和我父亲的共识。‘求是’也要‘创新’,我努力和大家一起把基金会做得更好。”作为基金会创办人查济民先生的长子,查懋声几年前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将“求是”继续推进下去。
求是科技基金会由浙大校友查济民先生1994年在香港创立。“求是”之名,是查先生根据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而取的。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推动国家的科技研究工作。查济民先生及其家族曾陆续在我校捐建“求是堂”、“求是高等研究院”,设立“查氏讲座教授”和“查氏顾问教授”席位,并曾促成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来访浙大。正如金德水在欢迎致辞上所表达,“求是科技基金会与我校有着深厚的渊源,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意义深远的帮助和支持。”
据了解,求是科技基金会由多位国际科学权威及知名学者担任顾问,自成立以来,已评选出数百位在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杰出科学家奖”、“杰出青年学者奖”和“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基金会扶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让“求是”二字成为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者的座右铭。
浙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求是奖获得者张泽院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在见面会上分享了对“求是”精神的理解,“求是,就是竺校长所提倡的、也是每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次聚会,“求是”是主题,也是贯穿其中的缘。见面会上,文琴艺术团交响乐团的同学们还为嘉宾们表演了精彩节目。
4月7日下午,在杭参加求是科技基金会年会的基金会主席、査济民之子查懋声与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何大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等基金会顾问及基金会相关成员一行特地来访浙大,与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何大一的父亲是浙江大学1946届校友、美籍华人何步基,何大一曾随父亲和全家回浙大“寻根”,施一公的爷爷也是浙江大学1938届的毕业生。两位科学家在当天举行的浙江大学第十二届生命科学节开幕式上讲述了自己的“求是”渊源和治学经历。
金书记会见查懋声主席一行
金书记在欢迎晚宴上致辞
金书记向査先生赠送査济民先生成绩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