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情暖心扉。“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随着宛转温情的旋律响起,浚生助学基金理事们和浙大学子共聚一堂,一同分享大爱的果实,一同庆祝一个特殊的生日。12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浚生贫困助学基金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暨基金设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活动中心顺利举行。浙江大学校长、教育基金会顾问吴朝晖,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浚生基金名誉理事长张浚生,实用货仓有限公司常务董事陈君实,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楼永良,浙江恒励置业集团董事长张克夫等理事、嘉宾及“润莘社”同学代表近百人出席活动。会议由浚生助学基金理事长卜凡孝主持。
今年是浚生助学基金设立十周年,基金秘书处联合润莘社的同学将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剪辑成了短片,与参会人员共同回顾了十年来的点点滴滴。
校长吴朝晖代表学校对活动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张浚生教授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高度评价,对十年来关心、支持浚生助学基金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感谢。同时,吴校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发展情况,表示学校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各项办学制度,也希望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浙大。吴校长还对获得浚生助学金的同学提出希望,鼓励同学们志存高远、勇于担当、求是笃实、敢于创新、勇闯难关,同时也要饮水思源,感恩知福,将来凭借自身所学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张浚生教授代表浚生助学基金感谢学校的支持,并对当年参与发起浚生助学基金的同志表示敬意。他说,浚生基金在这十年来的稳步发展,证明了广大校友和社会人士的爱心是源源不断的,正是他们哺育了基金的发展和壮大。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富强依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高层次人才是重中之重,希望浚生基金能帮助这些高层次人才,不让他们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学业。张浚生教授还对浚生助学金获得者的成长表示欣慰,希望他们能继续努力,成为祖国栋梁。
十年过去了,在众位爱心人士的无私襄助下,基金规模已近3000万元,共有学生2300余人次受到资助。会上,浚生贫困助学基金理事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纪委书记孙旭东汇报了基金的财务收支和2015年助学金初评情况。吴朝晖校长和张浚生名誉理事长为到会的2015年度捐赠单位代表和个人颁发了捐赠证书,并为新增选的理事颁发了理事聘书。
大爱润莘,慈善的理念在变。各位新老理事会上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建议在十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做好下一个十年的实施规划,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支持方向。理事张克夫说,帮助他人是我的福气,十年是一个轮回,在这十年中,我们的修为在提升,人格在重铸。活动现场,多位理事表示会继续捐赠支持基金的发展。
会上,受助学生代表张克俊和刘丽雅分别对浚生助学基金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由受助学生组成的社团“润莘社”成员也为浚生助学基金十周年奉上配音、手语等节目。同学们还自制指纹树、钥匙扣等礼物送给张浚生教授及各位基金理事,以表达他们感恩之心。
十年浚生,聚浙里俊杰,渡寒门学津。众心携手,聚沙成塔。“今天你负责学习,明天你负责奉献”,浙大的贫困生感受着捐助者一份份庄严的承诺。
吴朝晖校长致辞
张浚生名誉理事长致辞
润莘社同学赠送礼物
与会理事合影
附:浙江大学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简介
浙江大学浚生贫困学生助学基金成立于2005年5月22日,是为了帮助浙江大学家庭贫困的在读本科生、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由香港和内地部分校友及社会人士发起,征得张浚生教授本人同意,经学校批准而设立的。
张浚生教授1954年考入浙江大学,其间除在杭州市委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15年外,一直在浙大学习、工作,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四校的顺利合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长期的大学生活,使张浚生教授对教育事业、对母校、对莘莘求是学子怀有浓厚的感情。十年前,张浚生教授从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不到一年,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面向浙大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在浙大正式成立,并接受了第一批460万元来自社会各界和校友的捐款。十年过去了,在众位爱心人士的无私襄助下,基金规模已近3000万元,共有学生2300余人次受到资助,已成为浙江大学受益面最广的助学基金项目。
(学生记者 陈曼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