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位鹤发贻背的先生坐着轮椅,缓缓进入西部发展研究院大楼。这位先生就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浙江大学校董李达三博士。先生出生于浙江宁波,是浙江省爱乡楷模、香港宁波同乡会创会会长、新加坡卡尔顿酒店集团董事会主席。先生今年95周岁,此次回乡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张,但他坚持要排出半天的时间来到学校,因为他惦记着他资助过的同学、他支持的科研项目进展……
先生是浙江大学的老朋友、好朋友,与浙大有着深厚的情谊。早在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前夕,先生就在玉泉校区捐资兴建了“浙江大学李达三能源科学楼”,并在同年设立“李达三奖学金”;2012年5月,在浙江大学成立115周年之际,先生再次来到紫金港校区,向浙江大学捐赠设立“李达三•叶耀珍学生国际交流奖励基金”;2015年,先生欣然捐赠浙大1亿元人民币,设立“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再生医学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浙大再生医学研究。
“李爷爷,欢迎您回家!”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学生慈善协会会长郝振楠,代表同学们送上鲜花欢迎李爷爷回家;2015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陈力源,在今年获得国际交流奖励资金资助赴美国参加领导力教育项目学习,他送上团队所有同学的照片和手写祝福;还有毕业的校友看到李先生在浙大校园的照片后在微信留言:“作为曾经的能源系本科学子,亦万分感谢李达三先生捐赠能源楼提供学习和科研的场所,祝老人家福寿延年!” 看到同学们自信的面孔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李达三先生表示:民富国强要发展教育,中国人一定要努力,我们要以支持教育和科研的方式帮助国家走向强大。
“你们的研究给了我很好的交待”
谈到科研,李先生详细向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了解“再生医学发展基金”的进展情况。在基金的推动下,李达三•叶耀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016年,中心研究人员在Nature、Scientific Reports、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顶级国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2篇,授权专利2件。欧阳宏伟教授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表明继承了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的新方法,有可能彻底改变骨关节炎(OA)疾病的治疗方法。在软骨研究领域,“骨关节软骨再生的临床转化”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干细胞学会主流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该成果为关节软骨的干细胞治疗推进了一大步。报告现场,研究人员团队向嘉宾们生动展示了名为机械外骨骼的辅助装置,该装置能够让腿部有创伤的病人站立行走。一个多小时的汇报和交流后,先生满意地说:“你们的研究给了我很好的交待。”
“一如既往,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陪同先生来访的,还有香港宁波同乡会的诸多嘉宾。其中李本俊先生既是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更是李达三先生的嫡孙。李本俊先生表示,香港宁波同乡会成立将近50年,为香港的繁荣和祖国的富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会将一如既往,贡献绵薄之力”。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宁波同乡会对家乡多次捐赠,尤其是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盛赞李达三先生、香港宁波同乡会为浙江大学的基础设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的重要财力和智力支持,并希望各位乡贤能够继续关心浙大发展,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贡献良策。动情之处,耄耋老人坚持要从座椅上站起来回应大家的敬意,他衷心希望浙大继续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爱有千万种,最深沉、最厚重的爱超越了血缘。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的同学们以曼妙的音乐感谢李达三先生对浙大的无私之爱。最美之《浙大校歌》响彻启真湖畔,“树我邦国天下来同”,先生回浙大了,香港宁波同乡会代表团来了,浙大这所百十九年名校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