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缕梅香永留存

——浙江大学名誉校董、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散记

作者:梅江 发布日期:2018-05-10 浏览:13917

概述:“我的那些东西,不想把它们留在美国,一定要运回祖国来。其中有一些是很有价值的,我希望浙大的同学们能够在档案馆里看到历史的脚印,让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回归教育。”

她,站在那里,
一如傲然挺立的梅花,
屹立不倒,风华依旧。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陈香梅校董.jpg

“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她。我要工作,要尽我对祖国的责任。”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本应是享受温饱无忧的年龄,可她的年少时代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父亲安排她去美国学习,避开战乱,而她却毅然地婉拒了,她说:“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她。我要工作,要尽我对祖国的责任。”她是中国的女儿,她的家始终在这片故土。后来,她随丈夫陈纳德赴美生活,但她依旧保持着那份对祖国的深情与思念。1980年底,阔别中国大陆30多年后,她乘风归来。作为里根总统的亲善特使,她接受邓小平邀请,前往北京访问。一时之间,中、美两国各大报章,均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邓小平与她握手的照片。邓小平曾自豪地评价道:美国有一百个参议员,但只有一个陈香梅。此后,陈香梅不断来华访问,虽已至耄耋之龄,却仍旧在大洋两岸活动,除了文化交流,还设立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

“我的一生走过了千山万水,经历了风风雨雨,现在虽长期住在美国华盛顿,但永远不忘祖国。我为多年来能为推动中美合作、加深中美交往作出一些贡献感到自豪,觉得这样的人生充实而又有价值。”她如是说。

 

陈香梅01.jpg


“让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回归教育。”

杭州——这座温婉的江南城市,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陈香梅在这里说服父母同意自己与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婚事。此后,她的心中便存下了对杭州的独特偏爱。为妥善处理自己保存的物品和文档,陈香梅女士寻寻觅觅十多年,寻找合适的时机和对象。从北京到上海,从重庆到广东,许多地方和学校等机构有意接受陈香梅的物品并代为保存,但她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陈香梅说:“我的那些东西,不想把它们留在美国,一定要运回祖国来。其中有一些是很有价值的,我希望浙大的同学们能够在档案馆里看到历史的脚印,让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回归教育。”2011年6月,应邀访问浙江大学的陈香梅欣然接受了浙江大学名誉校董的聘书,她高兴地说:“教育,不管在何地何方,都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高兴能与浙江大学一起,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不断向前走。浙江大学很有名气,并且声誉很好,我接受名誉校董这个任务,能够在这方面和浙大一起共同努力,非常可喜。”她先后将珍藏的中文个人档案、服装分别捐赠给了浙江大学档案馆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014年12月,为推动中美历史文化交流,她捐资成立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CIC陈香梅慈善基金”。截至目前,有近2万件中文资料、影像光盘等珍贵档案,远涉重洋,历时多年,运抵浙江大学。这每一份捐赠的背后,是她对浙大的真情,对教育事业的大爱。

 

陈香梅02.jpg

 

“一路走来很有趣味,所以我没有白活。”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生的经历,无论从流亡学生到从事新闻工作、单人匹马在美国奋斗,甜酸苦辣都有。我在8位美国总统任内担任过有职无薪的重要工作,一路走来很有趣味,所以我没有白活。”她的传奇一生,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传颂,她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自己的样子,一路走来,尽是梅香。

这一年,在浙里,绿草葱葱,柳岸花红。她,着一袭素雅旗袍仿若站在那里,伴着梅香,亭亭玉立。她的一生,伴随着战乱,在中西方文化中交织,而她,始终守着祖国的根本,炽热的心一直深爱着这片土地。今日,感怀昨日;明日,书写历史。感念她的深情厚谊,她走过的浙里,将留住她人生的光影,镌刻下一份永恒的记忆。



部分数据参考:浙大官网新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